我国钢铁行业能源加快转型需要提高电炉钢占比
我国2030年之前实现碳排放达峰,206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,能源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家战略。12月17日,在中国节能协会冶金工业节能专业委员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,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、总工程师李新创认为,2030年碳排放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对钢铁企业能源转型压力巨大。根据规划,到“十四五”末期,我国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降低到520~525千克标准煤,比2020年下降5.3%左右。
“我国钢铁行业面临能源转型压力将比其他行业压力更大,2021年我国钢铁企业仍然要把技术进步和重点节能技术项目应用,作为钢铁节能工作的重中之重。”李新创表示。
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依赖程度在提升
中国节能协会理事长江亿指出,节约能源、减少能源需求是实现低碳能源转型的基础,而实现低碳能源需要消费模式的转变,必须通过能源转型革命占领能源领域高端,通过低碳能源转型形成巨大市场,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。未来,如果我国GDP总量达到40万亿美元,工业制造业占40%,即16万亿美元,我国工业能耗水平比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制造业平均值高10%,则16万亿美元产值需要约18万亿吨标准煤或6万亿度电和11亿吨燃料。
根据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(2020)》显示,2015-2019年,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呈逐渐上升趋势,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增长依赖程度仍然在提升。具体到钢铁工业,2019年和2018年相比,我国钢铁企业各工序能耗总体呈下降趋势,其中烧结工序能耗下降了0.20%、炼铁工序能耗下降了0.92%、转炉炼钢工序能下降了3.44%、电炉炼钢工序能耗下降了4.78%、轧钢工序能耗下降了1.09%、焦化工序上升了0.9%。
李新创介绍,按照折标准煤计算,我国钢铁工业购入能源中,电力消耗仅占6.3%、油气能源约占1.7%、煤炭和焦炭占比高达92.0%,远高于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的57.5%,在电力消耗中绿电(光电、风电)预计比例不超过1%。
我国钢铁行业能源转型窗口期已到
随着工业化进程推进,废钢资源逐步积聚,发展电炉炼钢短流程是必然趋势。根据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(2020)》显示,我国电炉钢占比和欧美、日韩等传统钢铁强国相比,比例严重偏低,造成我国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指标和国外平均吨钢综合能耗指标相比,在结构用能上差距巨大。从国际、国内形势来看,在2030年碳排放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背景下,我国钢铁行业能源转型窗口期已到,并且压力巨大,预计2020年全年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552千克标准煤,同比下降0.3%。
2020年和2015年相比,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3.5%,超额完成“十三五”既定目标。2020年和2010年相比,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.8%,预计2021年全年钢铁行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545千克标准煤,同比下降1.3%。
在2030年碳排放达峰前提下,必然倒逼钢铁行业能源加快转型,进一步提高新能源使用比例,提高电炉钢占比,加强氢能冶金等低碳冶金革命性工艺变革。李新创认为,未来,随着我国钢铁产业进一步向碳排放峰值区中后期发展,国家产能置换、环保、土地、财政等政策倾斜,废钢资源、电力等支撑条件逐步完善以及碳排放权强制性约束作用逐渐增强,电炉钢比例将开始逐步回升,特别是环境敏感地区和“2+26”大气通道城市的城市钢厂、城市周边钢厂技改中,新建电炉钢比例将更高,但成本问题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改善。
钢铁工业转型升级、低碳绿色发展是必然趋势
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(2020)》指出,我国节能低碳形势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发生巨大变化,如何面对低碳和钢铁企业能源转型的压力十分重要,钢铁企业开展节能专项规划和低碳专项规划至关重要。针对“十四五”及2021年节能低碳工作,《中国钢铁工业节能低碳发展报告(2020)》建议:一是严控新增产能,加快优化产业结构。二是深入推进原料结构及工艺流程转换。三是深化推进钢铁行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。四是全面推进钢铁绿色升级改造工程。五是加快能源低碳转型。六是积极开展“十四五”节能低碳专项规划。七是努力开展碳排放达峰工作。八是全面开展全流程系统节能诊断。九是大力推广先进适用节能减碳技术。
实际上,2021年与钢铁节能密切相关的各专项规划将陆续出台,目前《原材料产业发展规划》、《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规划》、《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》正在编制过程中。李新创认为,整体来看,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没有变,钢铁工业走转型升级、低碳绿色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,电炉短流程炼钢将成为我国钢铁行业“十四五”期间重点政策鼓励方向之一。(孟凡君)